段朝现 全媒体记者 李俊生 摄
开封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时刻牵动着人心。市长高建军在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五个全域”为抓手,建设生态宜居魅力古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那么,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建设,促进开封市由局部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开封府景区又如何融入全域旅游格局之中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9月27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开封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朝现。
段朝现说,高建军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报告,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提出“持续实施‘文化+’战略,打造文化高地、讲好开封故事、建好精神家园,以开放为引领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影响力不断增强。”为我市文化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全景、全业、全时、全程的全域旅游格局。”因此,我市打造全域旅游格局是段朝现关注的热点。他说,随着我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不断推进,加大力度提升旅游发展环境,开封旅游业持续火爆,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5年来年均增长16.2%和24.5%。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我市旅游市场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我市对龙亭湖风景区配套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龙亭湖风景区的改造提升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与前者相比,包公湖风景区无论在硬件建设上还是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方面就显得明显不足。
段朝现表示,作为我市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包公湖风景区,应该更加亮丽,才能彰显开封北方水城小桥流水、市井夜市、游船码头、绿树成荫的特色。包公湖风景区周边涵盖开封府、包公祠、大相国寺、延庆观、州桥遗址等众多景区点,对于开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由于旅游景区普遍偏小,形不成连点成片的规模效应,因此很难留住游客在该区域食宿过夜,影响了开封旅游产业整体链条的形成。因此,建议抓住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创建的契机,着力推动对包公湖风景区的打造:加快迎宾路沿包公湖段景观桥的规划及实施,尽快实现包公东、西两湖的水面连接,使大宋御河延伸到开封府景区,真正实现游客乘船游开封的规划;推动沿包公东、西湖周边道路拓宽、绿化、亮化、公厕、公交站点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
而开封府二期项目,则是包公湖风景区全域旅游打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以全面丰富“府衙文化”为特色,设置“府内游览区”和“府外服务区”,采用“内建新景观、外拓产业链”方式,实现大幅度创新发展。项目配套建设一个5A级标准的游客服务中心,并建设地下两层、容纳700个至800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还规划有特色精品酒店和相关文化场所,有效延长游客滞汴时间、拉长开封文化旅游产业链。“2018年前8个月,开封府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25%,旅游收入接近去年全年收入,上交税金1300多万元。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二期项目的底气和初衷。”段朝现表示。
市委、市政府对开封府二期项目高度重视,该项目被列入2018年全市1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市发改委的2018重点项目。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也于近日完成了选新址搬迁工作,为项目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二期项目建设工作将于近日如期启动。开封府二期建成后,预期景区每年综合收入将达到1.5亿元至2亿元、每年上缴税金超过3000万元。
在积极推进二期项目的同时,开封府也及时对景区软硬件配套的改造升级。其中,景区投入资金对景区夜晚亮化设施进行的更换升级已初见成效,全面提升了包公湖风景区在夜间的视觉美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古闻名的八朝古都开封必将更加出新出彩。开封府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为我市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段朝现满怀信心地说。